我覺得,從仁川機場二航廈起飛,落地桃園一航廈的韓國人,一定會覺得台灣比韓國落後,而且是,很多。
昨天我就是這樣,從仁川二航,到桃園一航。去年啟用的仁川機場,滿是自動化設施,但你臉上露出疑惑,馬上就有工作人員上前協助。隨身行李安檢區,有自動輸送帶,不用靠人力去反覆搬運一疊疊的塑膠箱。空間挑高又寬敞,處處有美化,有大的玩偶、有寬敞開放式的兒童遊樂區、有藝術裝置。非常舒服。
然後飛回台灣,落地一航。整個硬體環境(天花板超低)、美感(海報怎麼可以那麼醜?各種標語的設計怎麼這麼不一致?)、氣味(狹窄的走道上,霉味混著廁所味)…
我以前在越南工作,後來搬到韓國,平均每三、四個月飛一次台灣。這是我第一次,深深感覺,這個機場,比不上別人。
我承認我太嚴苛,拿2018年啟用的新航廈,跟1979年蓋好的舊航廈比(即使它在2013年曾經翻修),太不公平。但是,如果你一路,從仁川二航廈,到桃園一航廈,我相信,你可能會跟我有類似的落差感受。
我覺得,台灣的「人」的素質,非常高(最簡單的例子,搭電梯時,台灣人大多會幫別人按電梯門。而我在韓國,很少遇到這麼做的人)。但是在都市規劃和發展的程度、對國境門面的重視度,台灣真的,沒有贏。
然後關於公用wifi我會再另寫一篇來抱怨。這個天氣回台灣,家裡的冷氣還壞掉,我的心現在熱情如火>_^
*照片為仁川二航廈候機區的美化。樹後面還有個人在彈鋼琴。